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客家五溝水──在地美食篇】阿英粄條 半甲子的唇齒留香

撰文:蔡婕妤 採訪:蔡婕妤、陳昱縈
秋日午後,天空灰暗看起來要飄雨,五溝水的風輕拂著所有景物。位於屏東縣萬巒鄉的五溝水社區,是典型的客家聚落,來到五溝水,從景物就發現許多客家傳統建築以及因宗教信仰而建起的一座座伯公祠,在地人用流利的客家話交談,更覺這個聚落是如此可愛。果不其然下了一場微微陽光的太陽雨,為初秋的五溝水洗淨塵埃,空氣中多了一股清爽的涼意。

粄條屬客家傳統美食,在這個傳統客家聚落當然也不會缺席,令許多人流連忘返的阿英粄條,不但是在地人的生活美食,更是來到五溝水的客人的美味地標。
阿英姐與客人寒暄,陳昱縈攝影





五溝水湧泉小社區 粄條飄香

微微彎著背,一個穿著紅色圍裙穿戴著袖套的嬌小身影,在煮麵爐灶前仔細的烹煮每一碗粄條和麵食,動作緩緩的但不是慢,更像是專注著每一步流程,她是阿英粄條的經營者,宋菊英,在這坪數不大的水泥建築空間,擺設也十分簡單,幾張桌椅,在五溝水賣粄條與麵食已有將近半世紀的歷史。


當初宋菊英的父親因為有了年紀,宋菊英因此接下這個店面,她的手藝就如當初父親所傳授給她的都沒有變,幾十年來的好味道,不曾停止飄香。

用料簡單更香醇 堅持新鮮食材


美味的乾粄條,李允榕攝影
煮熱粄條,配上一些豆芽菜,淋上特製的醬油鹹拌料,最後少許的油蔥鋪在最上頭,一碗粄條的流程,只需要幾個步驟,但雋永的口味卻是流傳了數十年,宋菊英(阿英姐)一邊比劃著每一個食材一邊用帶著濃濃客家口音的國語介紹流程,在她最熟悉的環境,面對採訪有些害羞,對於食材的新鮮,阿英姐加重了些語氣,當天的食材她都希望可以當天就用完,像是豬肉、粉腸以及醬油拌料和油蔥,因此她每天所準備的食材都不會過多,剛剛好可以賣完就好,這樣才能維持食材的新鮮度。

也因為這樣的堅持,有時候到了下午粄條賣完了,想來吃粄條的客人就會撲了個空,阿英姐說,現在來五溝水的人越來越多,之前來過一次30個人的陣仗,他們在來之前有先預約,因為平時在鄉下的生意也算不錯,所以如果一次來很多人要提前講,她就可以先準備,不然怕東西會不夠。

365天只休除夕那一天



宋菊英與幫忙的阿姨忙進忙出,蔡婕妤攝影
阿英姐每天早上4點分開始到店裡準備食材,將粉腸和該煮過的食材都準備好後,大約是7點30分,這時她會回家一趟,等到7點再回店裡,她溫和的說著:「一來就會發現有人在等了,要上班的人啊、吃早餐的人。」接下來一路賣到下午3、4點才會收工,店裡面客人總是絡繹不絕,阿英姐的媳婦和她請來幫忙的阿姨會與她一起工作,3人穿梭在小小的店面裡忙進忙出,應付著每一位客人的點餐。她說現在不只五溝水的人,連高雄、台南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人來吃。

那收攤回家後有什麼消遣嗎?一聽到這問題,阿英姐立即回答:「哪有那麼好,要去買東西啊,買明天的東西,粉腸、豬肉,蔥頭蒜頭都要買,不買很多。」一年365天,阿英姐只有一天公休日,就是過年除夕那一天,至於其他時候無論風雨,這美味也會按時開賣,不過她說偶爾也會跟著社區出去遊覽,那時候就會連休好幾天出去玩了。

五溝水工作站與阿英粄條


在店面的外牆有一個繽紛的塗鴉,這故事是緣於阿英粄條實在太有名,來自外縣市慕名而來的遊客太多,也都想要近而採訪或是接觸阿英姐,但客人實在太多,所以根本無暇理會,因此工作站才會在外牆繪製了一個塗鴉,藉此分散客人們的注意力,讓他們都集中到外牆來拍照,以免打擾到阿英姐工作。

至於店面裡牆上掛著許多五溝水的景色照片,還特別用框裱起,身為在地文史工作者同時也是五溝水工作站一員的劉晉坤老師說:「那時候工作站與美濃當地的一些人一起工作,要做五溝水美景的展示,一起去拍了五溝水的風景,去陳列在店裡」,劉晉昆老師表示,過度開發破壞了五溝水濕地原貌,我們把原有的樣貌拍下來,讓大家看看現在的樣子,跟以前差異性有多大,這是一種保護行動,看到景觀,那種教育是很強烈的。

傳統粄條滋味繼續遠播


在地的吳先生說,他十年前搬回五溝水,此後就成了阿英粄條的老顧客,等於是從小吃到大,他帶著兩位正在騎摩托車環島的朋友特地來品嘗這在地的好滋味,他們表示,在外地也吃過粄條,但像這樣簡單又好吃的乾粄條是第一次;而來幫忙工作站修築步道,目前就讀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的李允榕同學則說:「粄條的就是很Q很彈,還有厲害的蒜頭,似乎是我第一次吃到這麼厲害的配料,配上超大顆的滷蛋整碗份量十足,我想下次到五溝水吃上一碗粄條,會是我期待的一個環節。」不僅是粄條,嘗試麻醬乾麵的尤允庭同學說:「厚實的麻醬搭配上油蔥酥,讓麻醬乾麵味道更濃郁,加上滷蛋,非常有飽足感,下次若有機會再到五溝水玩,一定還會吃這美食。」

無論是吃了好幾年的老主顧或是第一次嘗鮮的客人,都被阿英姐簡單卻醇厚的粄條和乾麵擄獲,這粄條的好滋味,在五溝水社區繼續飄香。

※ 本文為「屏」水相逢:環境新聞編採營學員作品

原刊載於: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982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