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五溝往赤山村路上,又名「小型公園」,有「大伯公」公園之稱(註解1),佔地約0.6公頃,內有忠勇公祠一座,以及福德祠兩座,其中一座舊福德祠為最初在榕樹下建立的,後來又另外建座新福德祠,該廟建於大正三年,入口旁邊碑石說明立祠經過。關於那棵榕樹有個由來,原先的地方是種著芒果樹,在砍掉它之後改種榕樹,而奇妙的地方是榕樹的樹幹處總是會長出芒果來。園內種植有三百多年的芒果樹及近百年的老樹。此公園為所有五溝之五條溪水匯流到最終之出河口,也是三合水交流之地。從社區公園入口出來沿著聖堂橋(民國68年興建)走,即為社區活動中心及廣泉堂。活動中心旁的溪流除了有「三合水」匯流處,還有一處溪流的水流動方向是朝向東邊流,也是當地著名的景點「水流東」。
陳智宏建築師規劃團隊提出了在舊的社區公園規劃設計了一個大伯公的親水公園,為一個傳統社區塑造一個美輪美奐的親水公園,在原本就具有社區居民聊天、下棋、辦活動、親水空間的地方,透過空間情境塑造的手法,讓一個單純的伯公下廣場變成一個不分日夜皆可以使用的社區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